close
![]() |
〔自由時報記者陳璟民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松山至南港鐵路地下化後,新闢平面道路預計九月完工,市府民政局草擬十一個路名,昨起至八月八日舉辦路名網路票選有獎活動,不限市民,任一民眾均可上網(www.wisekernel.com.tw/Taipei/taipei.jspx)參與,有機會獲贈iPad2、iPhone4或其他電子資訊產品。
民政局曾辦道路命名說明會,徵求地方意見,擬出「世界、市民、香榭、南港、桂花、桂花香榭、港錫、晶鑽、錫口、騰雲、鐵路」等,共十一個大道名稱選項。
民進黨市議員許淑華認為,沿市區舊鐵路改建的平面道路,本屬同一動線,路名宜有連貫性,民眾找路才容易,市府本可依此邏輯,行政自主命名為市民大道五、六、七段,卻花錢辦網路票選路名,多此一舉,有浪費公帑之嫌,全市道路巷弄已很雜亂,不如把錢用於規劃簡化道路巷弄。
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,考量宣傳新路、市民參與,經徵詢交通局意見,獲回覆市民大道五段行至基隆路時,因高架道及橋下分隔島阻隔,且基隆路車流已很繁忙,沒有讓市民大道貫通的規劃,所以新闢道路有另行命名的空間,全案尊重民意訂定路名,市府沒有預設立場。
本道路西起基隆路,東至研究院路,全長四.七九公里,道路寬度最寬四十公尺,橫跨松山、信義、南港等行政區的十二個里境,沿途經松山、南港車站,是全市第三條兼最後一條從縱貫鐵路改建的道路,中軸施設廣場、綠地、自行車道等,可供民眾休憩利用。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726/78/2vq04.html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