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陳木隆/宜蘭報導
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長林鴻忠本月7日以「社區林業與生態旅遊」為題,向雙連埤地區民眾發表演講,他強調,每一個社區都有不同的特色,當地居民可以透過討論,凝聚共識,找出自己經營的發展方向,創造產業利益。
由雙連埤湖域四周地主組成的「宜蘭縣雙連埤身心靈生態發展協會」,今年10月起爭取到林務局的起步型「社區林業計畫」第一階段計畫,委由協會辦理「雙連埤自然資源調查與導覽員培育計畫」,已陸續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生態、導覽等講座。
本月7日林鴻忠處長除進行「社區林業與生態旅遊」的專題講演外,也與雙連埤居民面對面溝通,並聽取大家多年來不滿環保團體,將地主污名化的心聲,林處長特別表示,「永遠會與社區作朋友,您沒有放棄,林業人員就不會放棄」。
林處長在演講中提到,社區林業計畫是他在羅東林區擔任(育樂組)組長時提出,後來更積極的推動,如今境內已有19條森林步道,就是一項明顯的成果。至於全國目前有1044個社區參與此一計畫,並核准通過1337個(同一社區申請多次)社區。
林鴻忠又指出,台灣社區林業的意涵是以森林及生物多樣保育為基礎,融入社區人文、產業、習俗、技藝、凝聚住民共識、共同發展社區特色,強調森林經營與社區發展相結合,並與政府共享責任與義務,社區在森林及自然生態經營管理上,獲得經濟利益。
(圖/羅東林區管理處長林鴻忠與雙連埤居民暢談社區林業發展計畫。楊基山提供)
至於如何推動社區林業,林處長表示,其執行步驟有三個階段,分別為理念宣導及人才培育計畫、林業示範社區營造計畫、森林共同經營計畫。目前大多數社區是處於第一階段、已進入第二階段則有湖本社區、美濃愛鄉協進會、牛黎社區、林美社區、無尾港文教促進會、曲溪社區、台南縣生態旅遊協會等,第三階段尚無。
林鴻忠最後針對各縣市推動林業社區計畫成功的案例,一一向出席的雙連埤居民解說,並陳述現況,引起不少共鳴。他強調,雙連埤地區的自然資源比無尾港或林美等社區,較為豐富,發展生態旅遊的條件,更是得天獨厚。
「雙連埤身心靈生態發展協會」理事長陳金泉也針對該組識的發展方向及目標,作了清楚說明。他表示,當地住民一直被形塑成為破壞環境的刁民,其實私有地的2/3是在造林且保育得很好,僅1/3開發為耕作地,以維生計,卻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。
陳金泉強調,很多資料顯示,雙連埤自然環境佳,生態也極為豐富,可仿日本正在推動的「半農半×」的生態有機村經營模式,以增加農民的收益,希望以執行林務局「林業社區」計畫來活化社區,未來是由雙連埤居民自己來管理社區。
林鴻忠認為「雙連埤身心靈生態發展協會」主事者很用心,提出的觀念和目標,也和林務局的方向一致,他願意建立一個溝通平台,邀請專家學者、縣政府及環保團體共同來討論雙連埤的發展策略,尋求最大的共識。
116a
文章來自: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11/09/11478-2662779.htm
留言列表